2015/12/15

【中日歌詞】秦基博 - 聖なる夜の贈り物







聖なる夜の贈り物
秦基博
作詞:秦基博
作曲:秦基博
翻譯:異型

【中日渣翻譯 有錯請糾正】
【轉載隨便 出處請注明 謝謝合作】


小さな頃聞いた寒い冬のおとぎ話
小時候聽過寒冬的童話
プレゼントはいらないから
並不需要任何禮物
どうか君の笑顔下さい
只想博君一笑

キラキラ街並に似合わない この重い空気
與閃耀的街道合不來的 沉重的氛圍
ここんとこは忙しくて すれ違いぎみのふたり
因為最近非常忙碌 而不對勁的兩人
素直になれなくてごめんねいつも
一直不能更坦率待你 對不起呢
こんなに好きなのにな
明明如此喜歡你

真っ白な雪がふいに 長いまつげに止まる
純白的雪不覺意地停留在細長的睫毛上
空がくれた贈り物に うつむく君も顔を上げた
是由天上贈送的禮物 連低著頭的你也抬起了臉
かじかんだ寂しさに あたたかな灯がともる
凍僵了的寂寞 燃起了溫暖的燈光
ぬくもりを消さないようにそっと 手と手を繋いだんだ
為了不讓那份暖意消逝 悄悄地牽起了手

三度目のこの冬を 寄り添い歩く並木道
一起渡過的第三個冬季 在林蔭大道下相依漫步
クリスマスが過ぎたなら 今年ももう終わりだね
過了聖誕節的話 今年也終於完結了

この先もふたりでいたいと願う
希望從今以後也能一直在一起
君もおんなじかな
你是否也如此希冀呢

真綿のような雪が 静寂を連れてくる
綿綿白雪 連帶著一片寂靜
ポッケの中の贈り物を 確かめるように握りしめた
彷彿為了確保它存在的 緊握著口袋中的禮物
聖なる夜になんて ちょっとベタすぎるけれど
神聖的夜晚什麼的 雖然有點過份土氣
今ならこの気持ちすべて 伝えられるような気がするんだ
但此刻的話 彷彿應該能夠將這份心意傳達出去

真っ白な雪のように 飾らないで届けよう
如純白的雪般 毫無掩飾地傳遞
空がくれた贈り物に誓うよ 一度きりの言葉
向天空贈來的禮物 只說一次地起誓
寂しさを分け合って やさしさの灯をともす
分擔那份寂寞 燃亮了溫柔的燈光
頷いてくれますように ずっと手と手を繋いでて
彷彿點頭承認了般 一直牽著手




這是我今年的Christmas song。

進行了一下翻譯練習,一直希望修辭能更進一步,且看看其他人會翻出什麼來,如此一來便能得知自己不足。
畢竟秦基博的歌理應是有一定普遍程度,斷估不會只得我一人的翻譯版本。

本來昨天只是稍微在facebook翻譯過chrous,忍不住就把整首都翻了出來。



2015/12/14

好久不見。





偶爾又再聽到《不如不見》,又再忍不住看了那年因這歌、為這歌寫的那幾句不足為道的文字。我還是好想哭,也真的哭了。

那年我寫下那幾句是用怎樣的心情去落淚,又是在用怎樣的心情去聽這一曲,大概這些都不再重要。這兩年來,無論是基於怎樣的考慮或心情,我還是一直秉乘著這個信念:不如不見。


回頭一看原來已經快第三年,感覺時間過得特別漫長,可是問自己每天幹了些什麼又驟覺時間過得實在太快。然而無關時間的步行速度,我還是一成不變地把那些思念埋藏在腦海中、心隅處每一個角落。


也許是因為敏彷如步入我後塵般正在經歷失戀的痛,但我們依然大癲大肺地笑玩著,吃得好、睡得足,沒有一絲悲痛流露出來,只是偶爾和熟悉的朋友互舔傷口,自憐自悲一下,也只有自己知道有多失控,內心的拼圖如何崩潰,夜闌人靜偶爾靜靜地在被窩咬唇落淚,我比她好的大概是我還有文字。

想起了那些年特別慶幸我們縱然失戀,生活依然過得好好的,失眠、自暴自棄、食欲不振都從來沒發生過在我們身上,卻也想起了這陣子她對我說:「妳那時候說分手的原因與惶恐,我終於都懂了,都懂了。」
她不會明白我曾經有多埋怨別人的不理解,也嘲笑過自己的不可一世,卻在看到她失戀的那刻有多想她不用去理解。看到她,我察覺到自己有多不中用、有多令自己不齒、有多想唾棄我自己。

妳問我:「好好的,為什麼就變成這樣了?」我忍不住說,從來都沒有好好的,有果必有因,不過都是我們一早種下的過錯。


有時候倒是寧願自己和別人一樣,哭得聲嘶力竭、失眠、絕食,然後過一陣子就雨過天青,又好好的重新處一個對像,不像現在這樣,獨自一人出演拉扯的獨角戲好幾年,還是沒有結局的爛攤子。

我對自己說不要再自甘陷溺於那個沼澤中,是時候走出來,所以新一年絕對不再主動提起他了,看見友人的樣子我真的想走出來了,於是現在倒是覺得與其不如不見,倒不如見一面對他說一句:好久不見,狠狠地把傷口挖開,就什麼都見光了,也沒什麼好痛的了。
畢竟真正在尋找的,倒頭來只是回憶中的那個人、那件事、那段碎片。


//似等了一百年 忽爾明白
即使再見面 成熟地表演 不如不見//


生活依舊持續,試,依然要考唉。










2015/12/11

後來我們會怎樣?





好久沒寫點什麼。

但說實在也不知道能寫出什麼,沒有在腳踏實地生活,過份悠閒的人生成就出一片空白。如此的人生,能夠寫出什麼呢?

沒有很忙,可是也不特別覺得空閒,就是每天睡睡覺、讀讀書、餵飽一下自己,偶爾和朋友聊聊天、在心內喃喃抱怨對方讓我看不慣的一點小事,獨自一人逛逛街、暗裹慶幸十二月的多倫多竟然還未下雪、卻同時擔心著天氣的反常。

就這樣一復一日、無所事事,不知在幹什麼。

總想著幹點什麼把時間的空白都填滿,可是看完書、默默躺在床上的時候又在想,何苦為難自己?

說起來,近來的睡眠質素好像沒有從前那麼好,令我有點擔心。

是不是近幾年睡太好,要擔心的事太少、壓力不大,用不著睡眠去逃避現實,所以睡眠這件事於我來說已經不太需要呢?

可是我想逃避的事有那麼多,不想理會的事堆積如山,睡眠這件事怎麼會夠?

可能真的睡太多、太過無憂。


前陣子不知道看那裹提起的事,追求異性最重要的是自信,一直把自己放在最卑微的付出方上是得不到對方的注意,更莫說一直在嚷著苦情歌的歌詞。

看一下自己,自信我有,應該是。畢竟獅子座最不缺的理應就是自信。

但後來的事,都只有苦笑著認了。

是有多愛他,愛到自己都快失控。

一直叫自己不要再提起他,不要去想他,可是生活中的絲絲縷縷、每滴細微之處我都不禁拿記起他,會把他和身邊每一個人比較。

我根本就自己心甘情願地踏陷進名叫他的沼澤了。

新一年,絕不要再從我口中主動提起他了。

以前教business的老師有說過,要把一件事養成習慣需要持續21天,裝著裝著,大概就會成為習慣,習慣不再說起他,沒有再把他說出口,大概他就能在我腦海裹漸漸封塵。

像我現在這樣偶爾就把他拿出來抹抹掃掃,捧在手裹仔細觀看一番,要怎樣去忘記呢?

那樣大概會比較容易重新接觸外界,不然我這一輩都不用去想起別的男生了,也被豪罵得夠本了,他都快要放棄我,被一個自己看不起的人放棄,這是要多失敗?

距離新一年還有二十多天,就由得我盡情地去想他一次,然後把這彷如單戀的糾纏繩索放開,讓自己過得更好,看他如何幸福。

縱然內傷也不想把表面的傷口撕開了。


都已經主動離座兩年,何必矯情?

再倒霉也不過如老K所說,不就是找不到一個伴你走到盡頭且你愛的人?反正我身邊合得來的異性不多,Les的、Gay的朋友卻隨手一大堆,再不濟就和他們湊合湊合,把自己變成Les好了,不然就和他或其他找不到伴的Gay開開心心過日子,總會有我們這種錯失了愛人、不知道怎樣再愛卻又不想隨便找個不愛的伴侶過下去的煩人。

真的。

再不濟就找老K過下去吧,最麻煩不過就是迫著要陪他到北京生活,然後每天看著他和一大堆男生搞曖昧。

有什麼大不了要和自己過不下去呢?




哎,用QQ音樂的明星桌面功能,一收起chrome就看見Justin Bieber,簡直噁心自己。




2015/11/04

【古川本舖】宣佈活動終止【中譯文】(及相關或無關資訊集合)



喜歡古川本舖さん的人應該都已經知道古川要把所有音樂活動年內終止的事,只是網上的資訊非常集亂。基於本人閒來無事,加上一份對古川さん的喜愛,決定用蹵腳的日文翻譯那篇宣佈,還是那兩句:

【中日渣翻譯 有錯請糾正】
【轉載隨便 出處請注明 謝謝合作】

原文官網在此:http://fullkawa-honpo.com/?p=1480


★重大告知


一直支持古川本舖的各位,這次有重大的消息要宣佈。

古川本舖將於年內決定終止一切活動。
直到現在一直支持著古川本舖所有活動的各位樂迷、相關者,古川本舖及工作人員向你們致上感謝。

今年內古川本舖還將有兩次LIVE的活動。(扣掉9月的,只剩下12月古川獨奏那次LIVE。)

(這段是說九月LIVE的資訊,因為已經過去了,就不翻譯。)

然後12月會舉辦的是古川本舖acoustic的live。

*詳情日後再公佈。

今年剩下的兩場live,請各會場的樂迷好好期待。能與各位一起享受到最後是最大的幸福。
Head.Q.music./SPACE SHOWER NETWORKS INC
―――――――――――――――――――――――

這裡是古川。
雖然很突然,不過古川本舖將於9月20日的公演「.CALL.」、 12月古川本舖acoustic「.RESPONSE.」live後終止一切活動。

有很多各種各樣的理由,非常地一言難盡,一定硬要說的話,去年4th album「Hail against the barn door」發售後思考了將近半年:到底想要幹什麼、有什麼可以做這類的話,最後得出了這樣的結論「以古川本舖名義能製造的事物已經做完了吧」,然後還有體力、身體狀況這樣的理由佔了很大一部份的原因。
完全沒有思考過關於今後的音樂活動。難得決定了引退,想好好地享受已經好幾年沒單純地聽的音樂。如果還有機會的話,心情來了想幹點什麼的時候,請大家再次多多指教。

回想起來自2008年建立後已經經過了7年。時光飛逝。有時候會深深地覺得身為音樂人,能擁有自由自在經歷痛苦與快樂地製作音樂的環境是很難的事。對於所有相關者、還有一直支持著我們的人,我全心全意地感謝你們。

雖然硬要說的話的確是還有想做的事以及各種後悔,不過比起那些,我獲得體會了成功感、非常充實的七年時間。

真的非常感謝。

古川本舖




唉,還想想做的事、還有後悔…辛苦了這七年的古川本舖さん。
我猜無論在任何一個國度都是一樣的,在缺乏主流大眾的支持下做一個獨立音樂人是非常的困難的事,何況nico本來就是小眾中的主流,在撇除了具人氣的翻唱者、V家、nico本社、網上的宣傳後,甚至還想把自己從「nico」這一標籤除下的音樂人(古川さん有在kkbox訪問中說過),是很難生存的。

而且離開後還是堅持走小眾的音樂路線,像少年T、Gero、root5、天月那些還是在走主流的……哎!?最終好像都是要回ニコニコ的。(我沒有黑,我也蠻喜歡他們的。)


米津玄師是很難得脫穎而出的一位(雖然看起來他並沒有想把自己從ニコニコ除下的意慾)。
還有染香,有人還記得他嗎?其實他還有在做音樂,只是並沒有很紅(應該說直情沒火起來過),可是他說過不想樂迷把現在的工作和以前的比較,所以我並不能公佈他現在的名義。(可以留下聯絡方法問我XD)

KEISUKE也是曾經蠻有人氣的生放翻唱者,獨身一人出去闖後,好像都沒什麼起息了……(聽聞目標是秦基博XD)

至於Kousさん等純粹走作曲P且還不偏主流的都……(我詞窮了)


還有椎名もた(ぽわぽわp),我沒有很留意他,也沒有很喜歡他的作品,最愛的大概是アストロノーツ(因為我有翻譯過XD)

但估計他的離世對古川也是一個打擊……古川本舗日誌: ぽわ

「因為是比常人活得快近乎4倍的男生,
所以生命也比常人快近乎4倍結束吧。」
天妒英才、英年早逝大概就是指這樣的吧。

古川與他的約定不能實現是真的很悲傷的事,看到這個我都快哭了,明明就差一點、再差一點就已經二十歲,能夠實踐約定了。


說起逝世,Samfreeさん也在9月24日因內因性急性死亡,反而有比較留意他,因為「ルカルカ★ナイトフィーバー」、「メグメグ☆ファイアーエンドレスナイト」都是他寫的。samfree死亡消息

基本上以往V家每次出全新的重點人物,他都會寫一首舞曲,以後再也沒有這樣的光境了。

ニコニコ上的音樂人好像一下子少了很多,音樂人是真的很難做唉……


想起了香港近來有個媽媽叫攝影師「贊助」媽媽會的活動,回報是:經驗、LIKE、SHARE和不知有沒有的人氣,藝術家真的很不受人尊重,創意好像是不值錢般沒人會想付費,那他們要怎生活呀!?

好吧,我也只是口上說說,能做的事也沒多少。



希望古川即使是小動作、產量不多也好,能夠像染香一樣重新出發吧。










2015/10/15

【中日歌詞】Androp - Image word






Image word
Anrdop
作詞:内澤 崇仁
作曲:内澤 崇仁
翻譯:異型

【中日渣翻譯 有錯請糾正】
【轉載隨便 出處請注明 謝謝合作】


風薫る朝と僕は一人爪弾く
浸浴於微風的早上 我一人彈奏著
辺りはえらく静かで夢見てしまった
漫無邊際靜靜地造夢

呼吸を続ける
連綿的呼吸
ぼんやり向かい合わせて
茫然相對
君はリズムをとってしまった
你隨著節奏
夢見てしまった
進入了夢鄉

また逢えると思って
想著反正還能遇見
まだ声は聞けると思って
想著反正還能聽見對方的聲音
僕らわがまま言ってしまった
我們曾經如此任性無知地說過

夢見たあの日の「じゃあね」を追いかけている
夢見那天追逐著說「再見」的你
ずっと手を振る君の目に
你一直揮著手 在你的瞳孔中
うつりたい映っていたいよ
想映出 希望能映照出我
「じゃあね」と笑った顔が今の僕を生かしている
現在活生生的我能笑著說「再見」
歩くことを選んでいる
選擇了邁步向前

暮れかかる空
日落昏黃的天空
右手を振る遠き影
揮著右手漸遠的身影
当たり前に慣れてしまった
曾理所當然地習以為常
少しずつ薄れてった
現在卻淡淡地褪色

じゃあねと呟きながら枯れた僕だけを見つめる
因為發現低聲喃喃地說出再見而枯萎的我
君はまた雨降らす
你再次在我身上灑下雨水
「じゃあね」が出した答えと「さよなら」の向こう側に
你明明回說的「再見」卻是伴隨著「永別」
僕らはまだ歩けるよ
我們還能邁步
聞かせてよ
給我聽好
呼んでくれよ
給我喊呀
全て言葉にできなくていい
即使說不出一句話也好
じゃあねと笑って
笑著說再見
またねと笑って
笑著說再會
ずっとずっとずっと
一直一直一直

すっと言葉が声をともなった
明明你說的話一直伴隨著聲音
お願いと願い
求求你 這是我的願望
もう一度 声 辺り揺らした
再一次 在我身邊響起你的聲音

「じゃあね」と笑って泣いた
邊笑邊哭地說「再見」
小さなこの手大きくなった
這小手已變得寬大
触れたい繋がりたいよ
想碰到你 想接觸你
君がそこに見えるから何度転んだっていいんだよ
因為你在那邊看著 所以無論跌倒多少次也好
歩くこと選んだから
都會選擇邁步向前

「じゃあね」と泣いて笑うよ
會邊哭邊笑說「再見」
リズムで未来を照らして
用節奏照亮未來
君と僕を繋いでいる
並將你我聯繫
だってこの声は『君』なんだよ
因為這聲音是屬於「你」的
ここにいるのが『君』以外なら
如果除了「你」以外的人站在這裹
泣けない…泣けない訳だよ
不會哭…沒有理由哭

覚めない言葉
已經記不起的話語
君と僕の道に咲く
在屬於你我的路上綻放




因為歌詞有點難懂,日語水平有限,請將就將就。

這首估計是寫給已去世的人,有外國粉絲說這歌和missing有關聯,而missing是樂團初期寫下的歌,發售公開的時候已過了許多年,而Image word比missing更早公開,收錄於androp的第一隻mini album。

同時這歌是短編映畫《空色物語》的主題曲,由監督三木孝和決定採用,當年我超喜歡三木孝和的電影《ソラニン》中的所有插曲,雖然是由ASIAN KUNG-FU GENERATION所創作,但三木眼光品味的確很好。



很久沒譯過歌詞。

以前有翻過一首androp,只是沒放上來,一首頗冷門的歌,並不是主打曲就是了。
Androp的曲本身就已經夠冷門,網上要找中文歌詞除了大熱的主題曲那幾首,幾乎都沒啥資源。中港台的飯是有不少,但看來大家日文水準都很高,資源資訊都是原文直接post,都不求翻譯的。

為什麼就是沒有紅呢?明明曲子都頗主流情歌feel。
看unipa的介紹估計是因為太低調?
說他們和radwimps很像,根本沒有!!!
Radwimps的曲詞比較像瘋子,歌詞深度較似哲理般讓人思考,更多的是憤世嫉俗,偶爾曲調也會很wild,相反androp較像一個偶爾傷春悲秋的思考家與迎合主流的詩人。

忘記是因為什麼而初接觸他們,估計是因音樂軟件根據我的口味推薦,於是便收藏他們的作品,但卻沒指細留意,說不上喜歡這團,也忘記第一首聽的是什麼歌曲,反正他們偶爾會有幾首歌深得我心。




2015/10/12

4/10 - 11/10。


十月五日。






【表裡如一】
(片寄涼太 ↑ 我新歡)

其實人幾時先會人如相貌?

媽媽成日教唔好被表象暪蔽,外貌同人既心地未必一致。

例如清爽王子系既可以真係好乖仔好純唔食煙專一,有點怕羞又帶點蠢。
一頭金毛既真係可以好wild,玩世不恭,擔住支煙天不怕地不怕。
毒男樣既唔好咁有才華咁有heart,精英樣既唔好咁懦弱怕事。

唉算啦,我想太多。
法印,真係好難搞呀!

Anyway , 我衣著相貌唔知一唔一致呢?不過呢啲都要好唔熟既人先答到妳,但熟左先知底蘊,到時觀感又會變。

呀媽呀!!! 法印出場啦喂。



十月六日


1Q84 II (98.3)
























人生其實就是一個不斷失去的過程。

我也已經二十歲了。

自懂事起就一直幻想失去的那一天,然後獨自躲在被窩落淚,曾以為如此便能預備好走上這過程。

踏上成長的路途開始便明白縱然如何準備,那天來臨的時候終歸還是會傷得一塌糊塗,於是便企圖提早離場、退出這場我從未表示過要參加的人生競賽,試圖以逃避去避免自己承受苦痛。

先撇開愚昧的我終歸沒有勇氣實踐這回事,隨著與人之間的磨擦我明暸了自己存在於世這個不可能抹殺的事實。

即使我主動離場,我存在過的事實不會改變,別人的回憶裏有著我的身影,一但我自私退場即造成別人的失去。

我成了別人的責任與他們曾擁有的事物,我終歸逃脫不了。

於是我一直在繼續這趟失去的旅程。

.

十月八日





本來對米津玄師既新album不抱任何期待,畢竟連續發行作品都有對我口味的曲實在有點難。

但,果然是米津玄師出品唉。

random播,無仔細聽歌詞,聽頭一段已有淚眼既衝動,上網search歌詞反而發現該意境觸發唔到我任何回憶與淚點。

果然曲調很重要啊。

嗯,意外收獲感到愉快,有機會再仔細聽整隻album.
晚安。



其實能被誰喜歡上又或者擅自喜歡上誰都是極其幸福的事,畢竟無論是任何一種形式戀愛終歸難避免帶點痛與苦。

愛とは、誰かのおかげで自分を愛せるようになること。


十月九日


相比黃曉明與Angelababy萬人矚目的盛大婚禮,我寧願當那個寂寂無名地擁有著葉洽的夏至。

嘖。 
可惜世上哪會這麼易找到一個合得來的葉洽,況且我本來就不是夏至。 願光陰寧靜,歲月姣好。


十月十一日



快晚上九點,走了一段昏暗且漫長的路就為了這堆shit,烏冬並不是我喜愛的讚歧烏冬,可是海鮮蠻不錯。

餐廳燈光昏暗使人驟覺睏倦,父親傳來吉野家材料由福島購入的消息,以防患癌勸我不要光顧,很可惜的是我早就不怕癌症了。

並不是說完全不害怕,只是在經歷了這麼多以後,早有預感自己終有一天會敗在這異變的細胞的魔掌下。

加拿大的秋夜風很大,換著是香港早變作冬天了,我喝著aroma的冰,不著邊際地思考著,十月也快走過兩星期了,我還是在浪費著時間。

也許,也許我該到天國旅行一趟。


切ない風がなぜか吹いている

言葉では言い表せない 心の空は

太陽がよそよそしくなる 九月の終わり


-

就這樣吧。
慢慢一點點地記錄下來,畢竟我的人生毫不有趣,能寫下來的東西大概有限。



2015/10/02

OOR。



有許多事,是可遠觀不可褻玩焉,還是保持一定距離比較好。

今天看了One ok rock的演唱會,第一次的多倫多live house experience,第一次看OOR的performance,他們第二次到多倫多live。怎麼說呢,比我想像中瘋狂多了。

我說觀眾們很瘋狂,但我想那應該並不包括我。沒有失聲、沒有喊叫過、沒有落下一滴淚,但無可否認有過一絲興奮及將見面時的緊張腳抖。

Live performance的時候,我一直很冷靜地輕晃身軀,旁邊的人一直在跳,偶爾大幅度地前後搖晃身軀,由於根本沒有空間,即使我不力跳,他們還是把我擠得上下跳動、前後搖晃,他們在我耳邊的尖叫聲刺耳得令我感覺感到耳鳴。手也沒有舉過多少次,比起舉手,旁邊的擠壓更令我倦怠,偶爾要仰頭將近一百八十度,看著閃爍的燈光效果,努力爭取一絲新鮮空氣也好,比起隨著音樂擺手,忍不住抬手扇涼的次數更多。縱是如此,表演完結後的我還是近乎濕掉了全身,頭髮浸滿了汗水,脫下演唱會的衛衣後、內裹的輕紗恤衫更是濕透。

饒是如此,我還是覺得自己出乎意料地冷靜,沒有全程追看著台上成員的身影、沒有尖叫、沒有痛哭。

我依然不自控地被人推擠著,看著那些燈光我忽爾明白,我委實不太適合這種瘋狂的live performance,我是個喜歡靜靜享受的人,從來不是好動派,但也算不上是徹頭徹尾的文靜派,音樂果然還是靜靜的、遠遠地享受的好,至少在這場演唱會中我說不上有多享受「音樂」這回事。

怎麼說呢。
我覺得,也不過是如此了,算是告一段落了。對他們的熱衷恐怕接下來會漸漸減退,變成我喜愛的樂隊當中其中比較出色的一隊。

不是他們的演唱令我失望,也不是與他們會面時談話令我改變想法,只是回想起來,本就不是我主動喜歡上的樂隊,而我喜歡的事物好像很快都會變成過去。

在場中等候開場的時候旁邊有個日本女人向我和Anson搭話,(以下為日語應對)「初次來看OOR的live嗎?」
「嗯,對,初次。」我有點尷尬地點點頭。
「日文很棒喔,以前學過嗎?」
「懂得少許吧,有在香港學過。」
「挺流暢的,上年多倫多的live沒有來看嗎?香港的也沒有?初次來的話要好好享受!」
Anson對她說她有來過上年的,也是人超多,然後不知為什麼我說了句:「前任有在英國看過……」
說出來的那一刻,我彷似為來看這場演唱會找到了一個動機。
「哎…這樣呀,其他的地方也有tour。日本的live超exciting喔!恐怕待會人更多的時後,這邊會有很大壓力吧。」
「從後方呢。大家都會"怕羞"(恥ずかしい)。」然後不知道為什麼,單詞就突然全都忘掉了。
「嗯,很激烈。(激しい)」
「對對對!妳明白了呢,是很激烈,現在我真的羞死了(恥ずかしい)。」
然後就兩個人頗興奮、相知相惜地拍起手來。
*(hazukashii與hageshii的分別,其實也蠻難弄錯的。)



後來看著台上表演的四人,我會在想他們四個經歷過什麼呢?揮灑著汗水的他們,在日後會為如此一起的時光感動嗎?

驟覺原來一起揮灑過汗水,那些時光、微小的細節、努力的掙扎全都是如此的無可取替。他們之間美好的小默契、眼神、毫不猶豫走向對方的動作令我想起了她倆,現在她們在做什麼呢?無論如何,我們能一起憤鬥的時光都早已遠去,那是令人嘆息的事,我還是無比掛念那時光,有想再一次回到如那時相同一起在谷底努力掙扎向上的時光的想法。

只是我也深明白,我終究還是在那段時光的最後,默默地抽身了,身不由己也好、厭倦了同一件事物也好,我還是自願地抽身,這我不會否認,也終於承認。

我是那種看起來放棄的話就能冷漠殘酷抽身而去,甚至撇下數句狠話的人,對於不上心的事情就是拒絕於千里之外。可是這樣的「看起來」令人忽視了其實我會把那些已放棄的事物藏在心中,久久都不能抽身的隱疾。

對,我稱之為疾。
因為那樣的徵狀令我痛苦。

聽《heartache》的時候不由自主就想起了那個男朋友,愛了五年多,都快第六年了,即使分手還是放不下。如果是比那更悠久、更值得我去記住的人事呢?例如她們呢?

可是最後我還是分手了,終歸我還是有過被人背叛的心理準備了。即使我的心隅一處會藏著這些未曾痊癒的傷口,一輩子,偶爾或經常自行挖開它們,進行自虐的悼念儀式。

說起來,暫時來說,我還看不到有任何一件事我有一直堅持過。

我們之間的友情也好,愛了他六年也好,於我看來,也不過是任由時光發展,終有一天無論是迫於無奈被背叛也罷、自覺走不下去也是,我大概都會接受。可能痛哭一場吧,然後一直在心內緬懷。

除了文字。

我一直都沒有堅持的東西,除了文字。由我三歲憑著童話故事不自覺愛上文字的那刻開始,它一直伴我身邊,甚至現在寫blog也算是我對文字的一種堅持了。

正正因為我沒什麼好堅持、想堅持、要堅持的事物,連未來也選擇了類近文字的communication 科目就讀。

可是文字能帶給我什麼?我又能為文字堅持多久?我對這沒信心。

正如身邊的人與事,我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抽身得早,然後獨自一人舔那從不痊癒的傷口。

聽《good goodbye》與《heartache》的時候,想起了他,我主動離場卻擅自默默愛著,為了與他的一絲羈絆,來到了這場演唱會,聽著最令人心痛的慢情歌,聽著你我曾經沉淪的《wherever u are》,我仰著頭嘗試呼吸,原來已經再不能為你哭出一點眼淚了,原來你也不過如此了,原來哭不出來痛感還是不會消逝,原來、原來……

我還記得你向我推薦這樂隊時的興奮,兩人一起沉迷時的激動,我一人看live時的孤寂,也終究是如此這般該告一段落了吧。

看著台上的四位,除了會想他們之間的日常,也想到了他們的女人到最後會是怎樣的人呢?好想知道你的100分會給怎樣的人。然後我和你之間,終歸是擦肩而過的路人。

其實我早就明暸再見不是朋友的道理,畢竟我是這原則的信奉者,例外的除了別有所圖也無他了。尤其是你近來的反應與態度和旁人的傳言,更更令我清楚知道,我們是時候連朋友也做不成了,因為你從來不會在有唯一的時候與別人拖拉,即使是朋友你亦避之則吉。

正因我曾經是你的原因,才更明白你現在對我的態度,多可笑。



嗯,天氣突然就轉冷了呢。



Little time not a moment wasted with you.
I realize to stay,
we had to break away.

So this is a heartache?






2015/09/30

Gossip girl。




我是個喜歡結局的女孩子,看了小說頭兩章便會忍不住翻到最後一章,在家看電影會耐不住按到最後十分鐘,看了第一集Gossipl girl便到wiki先看各主角的下場,看完第五集便立即看第六季的大結局了。

我是個耐不住性子的孩子。

但這樣很好,本來所有事都是有個結局的。頹廢也好、糜爛也好、充實都好、健康都好、毫無意義亦如是,人生總該有個結局。


我不知道在別人眼中是否的確如此,但如果要在劇中選一個角色是類近自己的話,我會說是Chuck Bass,不是S、不是B、也不是多愁善感的局外人Dan、亦不是總想著融入圈子的Jenn一個我曾經以為或憧憬的我,到頭來我不過是個自私自利又討人厭的asshole。

當然,只是暫時的感覺。
女人如天氣,話變就變。



昨天晚上夢到他,和他約到天后一個叫大尾的地區吃晚餐,天后是現實世界有的,大尾是虛構的。

世界很小,香港猶其是,更莫說港島。在加拿大認識的一個新界女孩子K,回到香港偶爾和加拿大的同學R及其香港同學X到LKF喝東西,結果那香港的女孩子X說對K有印象,世界本來就真的不大,圈子猶其是。

在我看來,R和X本來就是圈外人(Outsider),K只是一個想踏進那圈子的圈外人,而我,更是圈外人的圈外人。真正紙醉金迷的圈內,大概我表姐也不過只是牽涉一二。

說遠了。兜回來吧。

歸根究底,我不是那個世界的一份子,反正我現在擁有的一切都不是自己所賺取回來的,everything that i owned had never been mine.


可能你在測試我能多久不找你吧。

但我們,終歸,還是不適合。

而我心心念念的另一個他,依舊從沒給過我一個憐憫。

又或者 我從來沒有適合過任何人。

Gossip girl 也從來未曾留意過我。

而我依然在當那個asshole,明知一切是虛幻還是享受得理所當然,表現得今朝有酒今朝醉,卻是無人暸醉意。



晚安tyy。




2015/08/25

缺與失。




如無意外,這應該是我今年在香港這土地上最後的一篇文字,許多思緒雜亂而無章,往往與別人道別後或下班回家之時,想說出來的事情最多。

許多許多的事無法直直的和人說出來,無關想與不想,是能與不能的問題。和別人談天時都是下意識地在對話,沒有足夠的時間好好組織事情的起伏與個人的情感。

說不出來反而倒好,畢竟世上的人都只是自說自話,即使對方與你牛頭不搭馬嘴也沒關係,對話依然可以繼續下去,畢竟通常聆聽方願意專心聆聽你在說什麼的時間大概也只有十多秒,待你說完的下一刻他就會表達自己的相關經歷,對於你所說的事,他可算浮遊於感興趣與毫無趣味之間。

與其默默地感受到不被尊重,倒不如靜靜地一個人獨處,把想表達的用文字描繪出來,畢竟縱使能口齒伶俐地說出來,遣詞用字也絕不像把文字寫出來般優美或沉贅,然而即使每組詞彙都各自有它想表達出來的意思,聆聽的人也絕不會有這個心力去慢慢分析。反而寫出來,自我安慰地說懂的人自然會懂、有緣之人自然會看到,孤高地別樹一格,把事情都埋在一個無人之境更令人心安。



說起文字,這個暑假看了好幾本書,有英文、各類小說、學術性的、純粹娛樂的……現在正在閱讀村上春樹《1Q84》的旅途上,這書我已經買了好些年,昨天終於開始翻開它。

花了大約兩天餘暇時間,例如乘車的途中、上班無人而精神又不太累的時候閱讀,才只進行到第八章,不禁就問起自己這樣的看書速度正常嗎?

其實也無甚正常不正常,只是翻看一頁的文字時能感覺到身邊時間流逝,彷如獨處另一個時空般,身邊人所作所為都與自己無關,所需做的就只是閱讀並進行幻想,當完成預其進度合上書本呼一口氣之時,才感覺自己重新投進與旁人相同的世界。

是的,我閱讀文學作品時有個頗算奇怪的習慣,不在腦海中幻想文字所描寫的東西我是不能去理解任何一組書中的文字。花的香氣、主角的臉孔、街道的聲音,我都慣於用自身經歷去進行幻想。若然遇上自己根本沒有接觸過的事物,例如紅酒中有法國某葡萄種植場的泥土氣味,這是我一輩子也不會去主動接觸的氣味,即使接觸到也不見得會在我腦海中留下鮮明的印象。於是我停在該處,糾結極久,與其進行無聲的精神鬥爭,總妄想在記憶中尋找一種與其氛圍相似的事物去說服自己。

當然,這種情況往往都是敗北收場,於是只能勉為其難地嘗試叫自己忽略這組文字,可是跳過這組文字時內心深處就會浮現出我根本沒有真正理解文章的呼喊,正如我到現在還是偶爾會想起Deborah Harkness《魔法覺醒》中對紅酒、夜景與校舍的描述、《Shadow of night》中對古倫敦街景與氛圍的描繪。

是故,我喜歡上文學堂,由「專業人士」去解釋、說服我文章每個細節的來由與意義,畢竟我算是個極易被說服的人。

我不敢說我算不算是個一次不忠、百次不用的人,可是一但讓我感受到你的不專業,要再次取信於我卻是極為困難的事,正如我寧願你欺瞞我一輩子,也不要讓我發現你曾對我說謊的道理一樣,這是我個人的信條。所以網上的資訊總給我一種不可靠的印象,即使「專業人士」也是從網上備課都好,至少我不清楚過程。



於香港的這兩個月,不如意的事可謂沒有,但也說不上感到滿意。偶爾到灣仔上班,明明沒什麼特別的事情需要做卻總是感覺到累人,想過倒不如辭職不幹,當兩個月御用閒人,卻又不想自己閒得發慌,與朋友出外卻又總是諸多阻滯,想起各種不順心的煩事又任性地撇下一句:「不去了。」便又躺在床上無所事事等晚飯。

雖然這些都不是什麼新鮮事,回想起來,我的人生卻是這樣一直渾渾沌沌的過。說不上喜歡這生活,卻又並非討厭。


提起討厭,今天一直在想到底到怎樣的一個程度才算得上討厭一個人,又或者憎恨一個人?避而不見?說其壞話?

我對此真的毫無頭緒。

近來一直對某個女性朋友避以不見,Tina剛問我:「妳和她吵架了?」
我直說沒有。
她又問:「那就是妳單方面地…?」

她沒有說下去,就好像是彼此之間的共識似的。可是我沒有這個「共」識,也沒有嘗試去理解她的言下之意,只回了一句「算是吧。反正今次回來就是不想看見她。」

到底Tina沒有說出來的話是指我單方面地討厭她,抑或純粹單純描述我單方面地避開她,還是兩者兼有?我沒有深究,真要說的話我也沒有討厭那個女生,反倒是有點害怕見到她,如果在無可避免的場合下看見她,我也不會立即掉頭就走,和善地點個頭、微笑,然後東扯西談,這些虛偽的基本應酬技能我還是能夠應付自如的。

好幾年來,一直有人問我明明她待我那麼好,為什麼討厭她,我也說不上來。多次試過笨拙地從口中表達,也嘗試過像現在這樣靜下來地好好與文字一塊思考討厭她的地方,我還是寫不出來。

她不像Bosco那種一句天生氣場不合就可以解決的事,畢竟雖然我經常敷衍別人對我和Bosco的關係為什麼如此惡劣的同時,也能如此地談笑風生,我都是以上述那句應答,實際上我卻心知肚明Bosco惹到我的地方在那。但那個女生不一樣,完全地不一樣,是那種連我也想不出有什麼惹到我的感覺。

我把她描述成「世界女」,但要深究下去的話,她絕對不是。說她對我客套地裝熟,也算不上。至於口不對心,這好像也不是她一個人的專利,也非什麼特別特出的地方。反正我就是看不過眼她說重視我這個朋友時,我確確實實感覺不到真有其事,縱然別人多年都說我對她太苛刻,她真的待我很好什麼的,反正我感覺不到就是感覺不到,這是我個人的問題。

至於我討不討厭她,我真的說不上來。

我好像一直都流連遊走在灰色的陰沉地帶,與自身進行矛盾的抗爭,爭不出一個結果,就讓一切順其自然。

「你有自信面談會順利嗎?」
「第六感。」小松說。「我的第六感很靈,不管什麼,我好像都沒有天賦才華,不過只有第六感很強。不好意思,不過就憑這一點活到現在。嘿,天吾,才華和第六感,最大的差別你想是什麼?」
「不知道啊。」
「不管有麼天賦的才華都不一定能填飽肚子,不過如果有靈敏的第六感,卻不愁沒飯吃。」
「我會記得。」天吾說



——《1Q84》第六章


正如音樂一事一樣。近這兩天,上直到遇到需要談天的對像之前,我慣常地走在街上讓耳機封閉自己,選擇讓音樂與歌聲療癒孤寂之時,突然卻發現什麼都填補不了我的空虛。無論是激進的搖滾樂與尖叫聲、平淡無奇卻帶有點點漣漪的流行音樂、清靜如水的純古典音樂,不論什麼語種、樂器與音樂類型,都缺失了以往那種讓音樂充斥我面前的世界、讓生活帶著節奏的感覺,我整個人彷彿失去了一塊,感覺不到自己在生活。

我一直在找,嘗試了許多我從前都不會聽的樂曲,也試了太多太多的音樂類型,還是填不了那空洞,我還在尋找辦法,那是連閱讀再多再好的書藉也填補不了的缺失。


談起文章,我不是說自己正在看《1Q84》這件事嗎?說起來,剛剛在車上細想了一個問題,於我自身而言,什麼才是一本好的文學作品?什麼才是一本好書藉?

我個人而言十分喜歡護玄寫的《特殊傳說》,只花數小時便能閱畢,情節有趣生動,是本會讓我真的當眾笑出來的書。水泉寫的《風動鳴》也是一本讓我印象極深,暗黑系帶點史詩式悲傷又算不上悲壯的流行輕小說,當然Deborah Harkness《魔法覺醒》系列這種被放置於現代文學中,卻又被我單方面認為是流行小說的奇幻作品也很得我心。

可是我就是這麼沉醉於流行小說當中嗎?我也喜歡閱讀艱澀的文學作品,正如魯迅的小說集,張愛玲小說中對民國與感情的抽寫,龍應台、余光中、梁實秋一行人的散文,村上春樹、三島由紀夫、Camus等的小說都令我極感興趣。

但往往閱讀這些作品並沒有表面想像的那麼淺易,離開了學校的課堂便只能靠網上及個人去揣摩作者的本意,及膚淺地欣賞其技巧,當然即使曾經在課堂讀過魯迅的作品也不見得如今的我會一一記住他用了多少次精明的暗喻、每次比喻的喻體與喻意又是什麼。現如今我還是極其嘆息長大後沒被人導讀的機會了。

是故,要是我讀不透該文章,又或是我花費極長時間於一本作品時,我會相信這就是一本有閱讀價值的書,無關個人喜好,而是那個作者的文字值不值得世間對他的褒獎,值不值市場對他訂立的價錢,值不值我花時間去閱讀其作品。

至於流行小說這些極為個人喜好的事,與文字的價值根本無法相提,個人喜好的書藉說不上是無價,但也提不上「文字價值」這一回事,有的只是作家個人意念與讀者喜好。

我就是如此無知且缺失品味的一個人。



「一定還要有『特別的什麼』才行。至少,要含有某種讓我讀不透的東西才行。我啊,尤其以小說來講,對於自己讀不透的東西評價最高。對於我能讀透的東西,一點興趣都沒有。」

——《1Q84》第二章,小松說的話。



後補:這大概是我今年第一篇有編改錯字與文法的日記,往日的我都隨性地由它而去,實在過份慵懶。




2015/08/16

《異鄉人》



於我看來,莫梭是一個寡言的旁觀者,縱然每件事他都有他的感受,可是下一秒他就會變得不置可否般的無棱兩可,把自己置身事外。這是難得的,試問在這個講求個人主義的現代社會上,除了基於時勢所迫,有誰不是爭相表達自己意見?

可是我這樣想,對於莫梭而言卻是極其矛盾的。

他也是一個強烈個人主義者,他對母親的死並不特別悲傷,只感覺到必然,隔日便與瑪利遊玩,由此看出,他也是一個注重自己感受的人,不過只是除了感興趣的事外,即使關於自身的任何事都可以冷眼旁觀。


於第二部中法庭內的人都把焦點放在莫梭在母親葬禮上的表現,而非莫梭所犯罪行的事件過程上,著實教人著急。同時又再一次看到人本自私這種極具個人主義的人格,只關注自己想關注的,也想同化別人,令別人認同自己的觀點,那個監獄神父便是一例,那段實在看得叫人火大。
莫梭很好的表達了自己的無力感『那是因為我覺得從來都沒什麼好說的,所以寧可把嘴閉上』,法庭上莫梭自述自己多次想開口說話,想了想卻還是沒說出口,畢竟一切都是由法庭上的人自行想像,根本不會理會莫梭的辯白。
人一但有偏見將會極其恐佈,真相任幻想力捏造,天馬行空。


最後一章莫梭的自白為全書最激昂的高潮(個人感覺),一直都冷待世事的莫梭抒發了他對人世一切的個人見解,無神論(倒不如說他是根本不在意有沒有神)、人生的意義、死亡的後續,緊湊的個人抒懷一波波洶湧而來,到最後卻終歸一切暗淡落幕。


感覺自己身邊有個與他相像的人,某部份意見自己也與莫梭不謀而合(倒不如說我自己與Camus一樣是荒謬主義支持者),只是自己是個俗人,沒法像莫梭一般對所有事都不以為意,可是生活方式改不改變、對生的慾求、對死亡方式與時間的無所謂,我卻由衷認同。




/


need to read 三毛《鬧學記》的導讀及相關論文






Blue sky blue.




2015/08/01

酒精與睡眠。




別人都說小酌一番,有助睡眠,我一向嗤之以鼻,因為於我而言委實毫無作用。

記得上一篇我說自己是個就喜愛與眾不同的人,別人愛做的事我不去做、別人不愛做的事我偏要試,當然也不是凡事如此,我也有為了追上潮流而嘗試某些事物的時候,而大多數都是為了自我感覺良好,獅子座可不就是這樣嗎?

大概這種反叛因素早早就刻在基因內,改不了。

大家都說咖啡因有助保持清醒,於是我嘗試過在趕功課喝可樂、咖啡、奶茶、紅茶……什麼都試過,反正我依然是無比困倦、睏了就想睡。

回港後好幾次都是如此。與朋友吃飯、喝酒精飲料,都已經微有醉意、感到暈眩,回到家中不想睡就是不想睡,打了好幾個呵欠都無法順利進入睡眠,多奇怪的一個人,明明就從來沒試過失眠。

又也許是偶然的湊巧,每次喝酒回家後就特別想看書,又或者剛巧想起自己仍有些什麼未完事,當完事之後,醉意早就消散於人為的寒意中,躲於被裹也於事無補。

大概我就是有種與世上萬物都要作對的反叛因子,於加拿大時的作息是根據香港時間,反之亦然。



記得自己曾經憧憬過早睡早起,又或者晚睡早起,反正重點是早起。要多早呢?就恰好是這個時份吧,太陽剛升起、天際微亮,到街外乘著微風跑個步,回家吃個健康早餐,然後美美的過上一天,多健康而時尚的人生?

而我的確也沒辜負自己憧憬的幻想,現在的我喝著一杯除了番石榴外嚐不出其他蔬果、極為濃稠的Green smoothie,悠閒地打著日誌,多健康?敗筆不過是我昨晚無心睡眠,外加十小時後要上班。

不過也不是第一次的了,中學時也多次試過整晚沒睡,凌晨五、六時吃個美滋滋的早餐就直接慢條斯理地上學去睡覺,沒錯,去睡覺。

我也的確是活在自己的幻想中,不過是方式錯誤得惹人發笑罷了。

可是現實不就這樣嗎?憧憬中的城堡與白馬王子的拼圖早已崩壞得再看不見當初的形態。




回港後日誌沒來由地一直打不停,才驟然醒覺於我而言,香港早已變成了曇花一現的夢境,飄洋過海的彼岸才是我需要生活的現實,在那塊乾燥的土地上我才會憶起各種生活技能、煩惱每天吃的、想著銀行戶口的理財問題、記起未來與打算。

這是我安心的歸處,所以已成了我夢寐以求毫無煩憂之地,卻不再是我腳踏實地之處,著實擾人吶。

何時我變成了自己也預料不到的人?自己叛逆自己的因子,哈。


近來重新迷上數獨,已經快要超過上一年的日誌數了,有進步感覺也挺不錯的,晚安,tyy。





2015/07/31

即興。




那些無比了解我的人都逐一遠去,而對於那些我嘗試接觸的人,潛意識中卻總無藥可救地覺得只是費時失事。

大概我們都失去了那種願意花力氣地結識新事物的衝動,無關成長也無關社會,單單只是覺得付出的總收不回,漸漸便變得更心灰意冷。

結交朋友著實也是一種對人生的投資,環顧一下身邊可以隨時打擾甚至對其無理取鬧的朋友,數一下自己花了多少年和他們來往,再細想一下這些年日我用了多少時間和他們交談,然後回憶一下自己花了多少心思、耗費了多少情感才換回今時今日的真心對待。

沒錯,我一直很市儈。

我會對朋友說無論怎樣美化友誼這件事,朋友本質就是拿來「利用」 ,包括「攝時間」。圍繞我身邊的人對此都嗤之以鼻,說的次數多了、被我說服了,也就不置可否。

可是承認與否認又如何呢?這件事的本質還是沒有變化的,友誼本來就是一種交易,我投資在你身上的時間、金錢、情感、心血、信任,讓我往後有個倚靠,換來你對我同等的態度,或是更甚。

當然投資一定有風險,有賺有賠就是一定的事。

於是,我們也愈發挑選該投資的人,漸傾保守。

.


上班時閒來無事,就突發其想地打了上述文字。

Rene今天在啟德郵輪碼頭上臨時班,黃昏時與Tiffany吃了頓泰式晚餐,大概閒來無事又或者順道便來尖沙咀接九點下班的我。

兩人走了好一段路找到了韓式餐廳韓雞,說了好一陣子話,大概是因為將近半年沒見的關係,說實在起初不太習慣她說話不饒人的方式,可是默默地靜下來,我也不能怎樣,只能忍下去,畢竟還算是「朋友」關係,面子還是要給足,不然我要得罪趕走多少個朋友才夠本呢?只能笑說:「說話用得著這樣嗎?好吧,我錯。」就當笑話的帶過去。

將近十一時半,兩人都接近沒話題可聊的玩手機,突然就興致來了想吃會帶著煙飄出來的甜食,猜想著是分子雪糕吧?別慌忙結帳,趕在十二點前到lab made,結果卻只是買了杯會飄煙的蜂蜜青蘋果茶,反正會飄煙就好。

買了後才恍然大悟是因為乾冰的關係才會飄煙,可是又有什麼關係?正如Rene那時對我說:「我手上的這一支煙也會飄煙,要一支不?」我笑說,這完全不同。但現在仔細一想,分別也的確不大,無論香煙還是乾冰的煙令人沉醉的都是那種迷幻感,既然要迷茫於此,又何苦斤斤計較?

吃完走到海傍漫無目的地散步,兩個人各自在心還想著最便宜的回家方式,一邊找廁所,更笑說應該出版一本「香港廁所通」,必定許多人有興趣。海傍麥記剛好就這天清潔,於是只能找別家廁所,所以說「香港廁所通」真的有市場。

去過廁所,坐在海邊,我突然就說想看戲。Rene愕然,「妳這個人怎麼就這樣random?」我沒正面回應,我心知我內心從來都有這種不受規範、愛做就做的慾望,那是種急切想打破常規,想與眾不同的想法,我只回應:「就是想看嘛。什麼戲都沒關係,吶,看吧看吧。」她笑了笑,最後還是答應我了。

關於影片,我不多說,本來看什麼戲都不是我的重點,我那刻只想就做些別人都不會做,想一下還是會歸於各種現實理由而卻步的事吧。

長大了,明天要上理、早起、下午約了別人、想休息,各種各樣的理由,令我們喪失了從前的衝勁。我亦如是。

不是說這種衝動是每人都必需有,然而這卻是我中學時期最期望自己能夠成為、甚至以此為每事動機及根據的一種想法,漫無目的地做與眾不同的、別人不會做的、隨性的。今天重拾這份衝勁真的讓我格外開心。

往日會與我隨性的伙伴,如今都走出了社會,還是會隨性,卻是因為時間上不能配合,自己也未有idea的那種隨性。再也不是那種想做就立刻去做的年紀了。

記得看小說時看過類似的話,「如果你現在猶豫不決,下不了決心的話,想想你最美麗、最好的年華,十七、八歲時的自己會怎麼做、會怎樣決定。決不能讓年齡與所謂經驗成為阻礙你行動的藉口。」



[Ant-man 蟻俠] 

比想像中好睇,但marvels/ hero movies黎講麻麻,排位大概同以前周杰倫個套差唔多。
笑位比我想像中多,但又無邊個位特別impressive,即使電影院張凳震埋刺激度都唔夠(張凳震度比terminator低)。
劇情方面一筆帶過位好多,感情戲成日做到中途一半,「唔爹唔吊」,未能帶觀眾完全入戲,對今次編劇比較失望,分鏡亦做得唔好。

唯一比較欣賞地方係佢有主動提起搵avengers,亦有牽涉神盾局同啲人打,但恐怕都係為左帶兩位識縮細既入下套avengers姐。
總結:6.5分。
無期望既話入場就無失望,但亦無咩特別驚喜。



有點睏,也可能有點語無倫次,不論如何,晚安tyy。




2015/07/26

再見。



這些年來,本以為已經習慣這些離離去去、生離死別的場面與情況,更曾經多次以為早就對此可以淡然處之,而追究下去,卻只是掩耳盜鈴般的自我欺瞞。

又或者如此說吧,離人而去就真的如徐志摩所寫「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因為是由自己作出的主動捨棄,縱然不捨還是可以淡漠處理,正如耐著咬牙切齒般的疼痛、強行把已結焦的傷口撕開一樣,那是一種帶有的自虐的快感。當然未必位位享受這種疼痛與快感,畢竟血還是會有一段時間源源不絕地洶湧而出,而你可以做的便是冷眼看著風把它吹乾、時間令它癒合,變成一個曾經的疤痕,充其量隨手拿幾張紙巾印在傷口三數下,驚覺自己血仍未冷。

相反,被留下的那些人卻是不由自主的被你拋棄,是無力而又無所適從的被剝奪者。傷口也好,完好無缺的皮肉也罷,反正都是你徒手把這些血肉扯裂。而被遺棄的只能恍然站著,眼光光的看著你把他們的心血毫無惻隱、一氣呵成,連一個憐憫的眼光也不屑給予地挖走。最後留守的是站在廢墟中被冷風凜凜吹過的一片寂靜,無論留守者如何搖搖欲墜,你就是被救贖者,瀟灑的脫身,一步一步地遠去,一腳一腳地踐踏在他們的心壇上,縱然傷口痊癒還是留下永不磨滅的傷痕,而最重要的是,他們會永遠記住那是你留下的痕跡。

簡單而言,主動離座的那位總是比較輕鬆。
因為,事不關己。即使再痛也很短暫,快樂與時間會把那些傷痛與不忍沖刷走,被遺留者還是會一再緬懷那些已逝的點滴。

.

所以我一直嚮往事不關己地逃避,與世間脫離一切關係、忘記人生,多美好。

可是世事沒這麼完美我知道。

彷如冷眼旁觀的事不關己,也不過是嘴硬,我還是會不自控地參與其中,被影響到情緒。

記得那年離開,我有一天突然莫名奇妙地崩潰,嚇壞了當時和我Skype的一眾朋友,就是控制不住地哭慘了。

突然回想起,卻發現這麼悲情的事件我竟然沒有記錄下來,怎樣也找不到當時寫的blog,為什麼呢?這麼值得記下的感情,我竟然任它而去。

不過也可能是哭太累,連寫的力氣也沒有。畢竟那時真的是情緒突如其來地一下子湧上來,原本好好的談話卻忽然哽咽,嚇壞了一眾男孩子,我斷然掛斷通話,再撥給那圈子中最親的女性朋友,一直在哭一直在哭,最後還把她惹哭了。

不過時過境遷,那時最親的她成了我最討厭的陌生人,當時最惹我反感的男孩子卻成了我無話不談的朋友。

成長大概就是這麼一回事,把妳身邊的人面具都剝下,把快樂悲傷都洗淡,把習慣變成自然,把人變得麻木。

.

說起成長,再過約24小時,我就會離開十代成為20歲。

一直叫嚷著想留在最美好的17歲,細心回看卻是最無關痛癢的一年,沒有最好的朋友陪伴,沒有最浪漫的時光,沒有大哭大笑,沒有風風雨雨。可不就是這樣嗎?最平淡的最快樂,無驚無險又一天。

那年我一直在質問自己,對於一直在攀爬的階梯,要到什麼時才能喘息輕鬆一下、又什麼時候會到頂呢?夢想與未來的景色真的會閃閃發光嗎?

終歸明白到,未來與回憶相反,是一天又一天地漸變陰霾。

而隨著時光流逝,把稚拙的制服脫下、長大成人的我們,卻一直緬懷著過往的每分每秒。凝望著相片中對如今一無所知、與朋友們勾肩搭背地傻笑往日的我,現如今竟走到這一步了。

時間亦匆匆地修正了我們當時勾勒的未來藍圖,順道冠上了「大人」的稱號,把那時我們對未來的想像一一擊倒。

正如當時曾經喜歡的歌,如今卻不知為何偶爾會想不起歌詞。

青春總在不知不覺逝去,而我們,卻一直在尋找永恆不變的事物。


.

致親愛的妳:

想親手寫一封信給妳,也想買點什麼給妳,可是時間總是不夠,也有可能是長大後慵懶的藉口,不論何樣,反正結果都一樣,而我一向是個只重視結果的人。

記得那年那年我離港,妳寫了一封信給我,那大概是我最驚喜的歡送禮物,在加拿大那邊我偶爾還是回拿出來翻看,回港還會和晴笑說為什麼妳寫了、她反而沒有給我呢?本想藉此機會寫一封回信給妳,可是現如今卻連內容是什麼大都忘掉了,只記得我在萬尺高空上哭得一塌糊塗,同時又害怕眼淚會弄花妳的字跡,和妳信裹囑咐我要好好善待自己、別再這麼容易為人落淚,可惜妳囑咐我的事,我好像都沒怎實踐 :P  這些大概妳都忘了,對吧?

沒關係,這次換妳走了。

雖然事隔不久就會回來,我們又會再見面,可是許多事還是會改變的,正如處女座的妳在這三、四年來真的在我們所缺席的時光中變得不再這麼執拗,而我大概也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些什麼。

我一向是個多話的人,可是這次不想說這麼多了,(妳大概這時在想,我又在說什麼鬼話呢?明明已經寫了這麼一大篇廢話)因為再寫下去我只會愈哭愈慘。


真的遇到不順心的事時,要記住,天空都是相連一片的,仰望的時候請妳記起,其實我們都在等妳。

一向自我且不願受人拘束的妳,祝妳在未來隨心飛翔,好好保重自己。


--愛妳的朋友上。


00:54  26/7/2015





冷氣很冷,流了很多鼻水,媽的。

其實咁樣諗一諗,晴真的好可憐,Farewell、生日佢咩都無份,辛苦晒,哈。






2015/07/18

Contradictory。



與晴分別後,我獨自一個在希慎走了一段路。

彷彿那並不是我的世界般無助而困惑,漫無目的地一直走著走著,走過以後連映入眼瞼內的一切事物都被忘記,那本來就不是該留在我腦海中的東西。

直到爬上誠品,那裹早已失去了書卷氣。繁囂的食市、嘈雜的遊客、嬉笑的學生、依偎的情侶,我找不到一切與書有關連的東西,除了書本本身,而我所說的卻是一種感覺,就像文青又好、偽文青也好,本來就是一種感覺與定位。

可是誠品與文化氣息再脫離都好,好歹還是一間書店,我還是從各種書本中找到令我安心的熟悉感,每個文字都親切地與我招手,腳步自然就不自覺地走近,它們一直都是我的老朋友,無論春夏秋冬、下雨天、晴天、雪暴也好,喜怒哀樂也罷,一直伴我身旁的其實都只得文字,一直如此。

每次只要獨自一人與不屬於我的文字打交道,我都有一種莫名奇妙的喜悅,又或許莫名其妙的是我自己本身。

我默默地在書店走著,看見每一本感興趣的書都會駐足,靜靜記下書名與內容,彷彿認識到新朋友般卻又不敢顯露於臉上地暗暗竊喜。

我順著潮流一直往上走,由一個人的世界重新走進人群當中,而我卻只想重回那種誰都與我無關的氣氛。我之所以愛看書的理由大概只此一個—— 與世隔絕般地逃離一切身邊的人與事,我走進的是另一個世界,我有所感悟的是作者或主角的感受,那都不是我,與我無關。蓋上書封,然後那些感受我都能暗自回味,同時卻又能置身事外。

是的,我愛當一個旁觀者,同時也愛切身體會不同的事物。

是的,我是如此矛盾的一個人。

愛動,也愛靜。
愛陽光,也愛下雨。
愛旅行,同時討厭旅行。
喜愛打扮,卻又覺得麻煩。
喜歡睡覺,卻又覺得睡覺浪費時間。
是個吃貨,但又覺得一直吃都了無新意。
喜歡被朋友包圍,卻又怠於主動聯絡他們。
喜歡新事物,卻還是覺得舊的、熟悉的比較好。
我外向,同時內向。
我樂觀,同時悲觀。
我愛笑,也愛慘了哭。

一直都找不到字詞形容我自己,這已不單單只是自相矛盾這麼簡單,我已經是每件事的極端者。

正如物極必反、盛極而衰,我太過樂觀,覺得世事總有他的去向、船頭橋頭自然直,沒有什麼解決不了,同時不過是極度悲觀的表現,正因我無能為力,才不會主動去做些什麼、改變什麼,世事總有他的去向,由不得我。

對,如果要形容我,我是個極端二元對立者。
Contradictory。





2015/07/15

我為如此的小事感動。



完夢。

有段日子,我曾經極度渴望躺在海灘上極慵懶地看書,可是我又卻是個難以忍受孤獨的人,又怕別人陪我看書會感到枯燥。

今天卻剛好相反,本來對遊出浮台毫無衝動的我卻在這個活動之後擁有了躺在沙灘上悠閒地看書的時間,這是我始料不及的事,暗暗在心中竊喜。

躺在沙灘席上緩緩閉上雙眼,默默地感受著身邊的事物,節奏不斷的海浪聲伴隨著陣陣令人窒息的海風,熾熱的光線打在身上令身體發熱,遠處偶爾傳來汽車的喇叭聲、隱隱聽見的引擎聲,小孩的笑鬧聲,陸客的吵叫聲,電話播著已經不知是什麼的音樂,然後一切又回歸至大自然頗有節奏的海浪,一切都舒服得令我昏昏欲睡。

一切都是如此扭曲得自然,彷彿人類生來本就是用作打破大自然的安寧,縱使肉眼所見的景像都被污染了,卻終歸改不掉它既有的節奏。

小睡了三十分鐘,聽見了救生員將於三十分鐘後暫停服務的廣播,費力的撐起半個身子,發覺旁邊的晴正在熟睡,不由得感到好笑。她說過,就是不知道為什麼,只要我們幾個聚在一起,什麼都不用做、什麼都不用說,單單只是躺在一起,或是漫無目的地走著走著,不知道為什麼就會耗掉了一整天。

我從盈剩下的薯片袋旁抽起《The Rise Of Nine》再重新躺下,高舉著小說慢慢觀看,直到盈的救生員朋友走過來要求我們歸還太陽傘,晴才願意半睜開眼、只抬高了頭問我:「妳一直在看書?」
「沒,我也是剛起來。」
「嗯……」她重新睡下。
「……要沖澡嗎?」
「…再待一會吧。」然後她甚至連多回我一句也懶便別過臉重新發呆,不過也沒甚出奇,這是我們一向的溝通方式。



我總是為小事而感動。

比如能看書。比如有人在等遲到的我。又比如盈一再回頭把落下大隊的我拉上進度。

她們總是如此,一直如此。

運動天份基乎是零的我從小就不懂游泳,對上一次出浮台也是因為有一大堆人把困在水泡中的我拉出去的關係,這次卻不一樣。

我用浮條圍了一個圈,緊緊地抓著,水中的雙腳啪啪啪地踢著水,想前進卻沒多大成效,想來我的人生也是如此。正當看著盈她們一步一步地遠離我時,說實在既慌且怕,在這個不上不下的階段下,走不回沙灘,也追不上她們的節奏。

「喂!盈你看她,離我們很遠,哈哈大落後了。」晴拿著另一浮條在盈的不遠處看著我笑話。
「媽的,妳別這麼懶啦,踢踢腿好不好?」
「唏!我連怎樣踢也不懂呀。」我無助,但內心深處知道,一定可以的,到最後我還是會到"哪裡"的。
水花突然四淺,盈的雙手拍在水面上,「腳要這樣上下動啦,不要蛙式。」
「有在動啦!」我真的有在動,可是前進不了我也沒法子。
「媽的,我過來示範給妳看。」她一副朽木不可雕的樣子,我也只能腼腆一笑。
她由約四米遠的地方游回來,游到我身復,捉著我的腳搖晃:「這樣子踢啦!」
「我有踢呀,只是沒有水花而已…」
「那就給我把水花弄出來!」
「哎……」
「媽的!」她重新游到我面前,「別動,我拉你好了。」
晴立刻說道:「誒~很好耶!麻煩也過來一下把我拉走,漂不動了。」
「媽的,兩個死懶鬼。」盈一直游一直拖,卻沒有停下來,直到我們說自己試試看。

看,我就說,我會到的。

她們會等我。

不等也無所謂,她們會把我拉走,拉到她們的所在地。

我知道這樣可能很任性也很不獨立、太倚賴,可是到回程的車上,我一直在想,大概也只有她們願意停下腳步等我、教我,甚至真的不行時,浪費自己的時間與力量,回頭拉我一把,不論何時,不論什麼地方,不論甚麼事。

我為如此的小事感動眼紅。


謝謝。





2015/06/02

First of May。



每個家庭都各有各故事、有不同的拗撬、是非對錯。

我曾對自己的家庭有過各式各樣的埋怨,也覺得有許多的是非,可是到最後,在見證與比較過不同的家庭故事後,高中以後已無比慶幸自己有如此嬌縱我、陪伴我的父母。
不止父母,就像我一直在說的,五姑媽就像是我第二個媽媽,除了父母,大概她就是最疼我的人了,當然還有其他疼愛我的伯父姑媽表姐,一直在擔心我。

今天被說教了許多,七姑媽最後只說了一句:「發生咩事都好,記得打電話返黎!」
這兩年,有過各種感受,有過衝動不滿,但最好還是銘記那句,沒有誰是必然的對你好,父母愛不愛你是父母的事、別人愛不愛你是別人的事,自己的生命是屬於自己的,你愛不愛自己是你自己一個的事。



歌非與文無關。

教曉我這歌的正是從小逼迫我看他喜歡的電影的父親,小時候多討厭他不讓我看TVB,看這些老掉牙的電影,覺得不合時也無謂。長大了,這些都慢慢成了我的最愛,正如《仙樂飄飄處處聞》,一切都令我懷念不已。那年怎樣也記不住的單字Wednesday、《兩小無猜》、差利.卓別靈的默劇……被鐵椅、衣架、電蚊拍打的那份疼痛早已消失、瘀痕退去、怨恨也消散不見,剩下的竟然是被打的幸福與懷念。
至於那年一直堅持爭取的《大唐雙龍傳》到現在竟是這麼不值一提。

又正如母親小時候晚上因看報紙而不讓關的燈,讓我漸漸也培養成因看書而比她更不願關燈的習慣,小學時更曾因此被罵:妳肯熄燈未呀!?。
那些父母以往讓小時候的我討厭的事,長大後一切卻是讓人如此憐愛。


其實那些缺點總易比人輕易放大,因而忘了那些優點,正如染黑容易、染白難,只要細心想想,其實很多事都很美好。
那些家中的壞處,其實習慣就好,當然,改得掉更好,但始終沒有任何一件事是完美無瑕的。

//When I was small and Christmas tree was tall

Now we are tall and Christmas tree are small//
小時候已聽得懂這兩句歌詞,當時一直在期待並幻想長大後會看到怎樣的聖誕樹…
原來,聖誕樹還是愈高大壯碩愈好看,縱然如今察覺到的我,也不可能再看得見那樣的聖誕樹了。


沒錯,我依然覺得誕生於世是我人生最大的錯誤,但同時能被生在這個家中是我人生最幸運的事。

與誰都不換,我知足、我幸福。

Today is "First of June"……



2015/05/19

痴人說夢。



「真的決定要自己供自己讀大學呀?」

「嗯。」我沒有跟她說家裹出了狀況,頗嚴重的,可是還是熬得過去。但即使如此,自力更生還是比較好一點。

「這不是痴人說夢嗎?」她還是一臉愕然。

「第一天認識我?」我笑問。

我沒跟她說的是,我從來都是個活在夢中的小女孩,一直都是。





R大跟小J離婚了。

一直關注著IG的我沒有去看過R大的微信日記,所以如果不是IG的留言和那張「#一個人」的照片,我一直都不會察覺到。

忘記是幾年前看見他上載的YOUTUBE結婚日常生活片,反正是我還在香港無所事事的時候,雖然現在也只不過換了個地方繼續無所事事。

R大於是回國了。

我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失望是一定有的,不過擅自於別人的關係上添上期待算不算得上是一種不尊重呢?況且別人的感情世界本來就不應由外人去多加評論,說多了也無補於事,更別忘了大前提是他們根本算不上是公眾人物。

但我還是想為我自己先入為主的感受說些話,畢竟也算是喜歡了他們好些年。


看見R大在微信日記上寫有人對他說:「連你們都離了婚,我在也不相信愛情了。」我不禁嗤之一笑。而R大的回應是正因為他相信愛情,所以才分開去再找愛情。

我笑的原因是,婚姻與愛情從來都是兩回事。

愛情只能算得上是生活的調劑品,而婚姻卻是生活的新開始。

一個隨著生活上附上的物品與生活上的階段,怎能與之相比?

亦有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正確無誤。

但於我看來並不是因為婚姻會葬送你的愛情,而是如無意外,你就應該把你的愛情隨著婚姻一起伴你到墳墓中。


猶記得那時看著R大與小J宣誓、佈置新居的那份感動,而現在大家卻各自生活,無奈得有一份慨嘆。

一書婚紙從來不是愛情的保障,而是對你倆的愛情所寫下的戰書。


「雖然可能不多,但是能給你的,都給你了,不能給你的,也不會給別人。」#Rmiuc


由他們隨風而去,好聚好散,給一個完美落幕吧。

戰敗了也不過如此,落得個兩敗俱傷,無功而回。

別追究了……






2015/05/14

找。



不耐煩悶的感覺一直纏繞在心深處,彷彿有那個地方未被滿足般地在我體內大喊著,不斷渴求著某種感覺充斥體內,而我卻一直在找卻找不到。

到底是什麼呢?

我嘗試找書看,不論中、英,不論小說、學術參考書,不論成人還是充滿著幻想童話式的小說,看了這麼多,卻是沒有一本感滿足我。
於是我嘗試聽歌,中、英、日、純音樂,jazz、rock、pop、acoustic,聽了那麼多,好聽的有好幾首,就是沒有任何一首能夠把那不足的感覺澆滅。

我到底要什麼呢?

到底為什麼要找下去呢?

人總不能被完全滿足,這是你我心知肚明的事,我不知道我還在糾纏些什麼,只是這不滿的感覺真的是突如其來地繞上心頭,而非一直存在。

與空虛不一樣,也有點類同。

我沒有感到寂寞,就只是身體某一部份被挖去了,我還是能如常運作,還是擁有各項感情,可是卻明白有某種東西被用之乏盡了。

到底是什麼呢?要怎樣才可以平靜下來呢。


嗯,好想去古典音樂的演奏會好好睡一覺。




2015/05/07

人的問題。



已然五月。
加拿大已是走多少路都可以的天氣了,端看在下腳力有多少。

會說自己是個懶人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基本上了解我多一點的也會知道我懶得過份,而這大概是每件事和每個藉口發生的大前提。
前陣子還在走路上班的天氣大概是約莫十度左右,一眨眼,今天中午已經是廿四、五度,太陽猛烈得過份。
每次這樣想的時候就不禁暗笑自己竟然在香港的夏天活了十七個年頭。

因為一大堆的藉口,前三天上班一直是在乘車。
女生的週期不適、偶爾善待自己一下、天氣太熱、風太大、遲了五分鐘出門什麼的…
只是三十分鐘的路程,乘車也是要用二十分鐘等車、五分鐘車程,基本而言是沒有分別的,不過就是懶。
想了想,還是改了吧。明天開始還是走路回去好了。


我呢,自從來了加拿大後一直被別人邀去旅行卻一直沒有答應過。
沒錢當然是其中一個原因,但老實說,華盛頓之旅也不過是百多元,硬要掏出來的話我相信還是有的,可是卻一直沒有想答應去旅行的心態。
前陣子又被朋友邀請一起去有小法國之稱的Montreal,上年聖誕時也被她邀去New York city,可是我一直是在找藉口拖,拖到最後變成不了了之。
我是真心想去的,一直都在想,可是就是不知為什麼沒那種一口答應的意欲。

幾個月前吧,我突然一瞬明白到我一直不想去旅行的原因了--意義。
我不知道為什麼要去,拍照放上IG、Facebook嗎?
我不是不會做,但絕不值得為了這個原因而行動。
想拍照,可是我是真心想拿著相機,用光學觀景鏡好好地拍下每一瞬,但相機卻被留下在香港了…
想旅行,但我想去的卻不只有outlet、名勝、高地、美景,我想知道的是歷史與背後的故事,好好地體味在那裡存在的感受與氣氛,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與氛圍,即使短短幾天旅程沒法完全體會,但我想好好了解、意會一番。
那種為去而去的旅行,不是我想要的。
我也想購物、我也想吃美食,但我也想閒逛、也想去圖書館與coffee shop。
迷路也不要緊,我只是想好好記住,用腦子也好、心靈也好,記住我在城市「生存」時的感覺、了解那城市的點滴。
那種旅行完結後,被別個城市的節奏洗滌一番的重生感,帶來的是醒覺自己存在於這個城市的溫度,與恆久不變的開始、過程、終結。
而最後獲得的,我不想只有一大堆同一背景、只有細微不同的自拍照,我要的不是這個。

大概因此,我沒有答應晞的邀約,她是那種去個博物館也要求感覺的人,而我不是,無論什麼博物館,只要有我未曾見識過的東西與文字,我都會想慢慢逛。
但我猶記得那次去Ontario Royal Museum 時她對我說的話:「走吧,這裹與我想像中落差很大,把握時間去外面逛算了吧。」
我那時有爭扎過多留一陣子,拖了一個小時後她已不斷催促,我英文本身已很爛,根本不能靜心觀看展品與介紹板,最後心想還是妥協算了吧,反正跟她到外面逛的地方我也未去過。

到外面後我問過晞想像中的博物館是什麼樣子,「大英博物館那種吧?中古式且華麗復古的感覺,反正是英國博物館的那些樣子。這個博物館根本沒什麼可看,太失望了。」
「展品都是差不多的吧?都極少是真品。只是不同歷史,不同類型的展品吧?」我說。
「反正就是不是我想要的感覺。唉,好想去英國的博物館。」她嘆道。
我最後只回了一句:「嗯,我也喜歡英國的博物館。」
我沒有說的是--我喜歡每一個博物館與每一件事背後的故事。

我還是想再去一次Ontario Royal Museum,直到現在。



於是今天走著走著,我突然醒覺到我不想去旅行並不是因為沒有我想要的意義,而是身旁的人不對。
身旁的人只要不對,你旅行的過程不如你所想、目的不同,你想獲得的東西自然就得不到。
歸根究底,原來,是人的問題。

我不是說晞有問題,世上很多人是為了享樂才去旅行,我去尋找屬於我自己「旅行的意義」也是一種享樂,享受樂趣。
每個人享樂的方式不同,購物、美食、享受旁人羨慕的眼光……
只不過那不是我想要的方式罷了,better late than never,好過去了後才後悔,遲一點沒關係。

我看著中央圖書館旁由冬季的溜冰場變成春夏的噴水池,好想跟盈一起在這裹戲水;
坐在走了好一段荒無路程才到的茶室,好想跟晴不著邊際地聊天、由八掛到傷春悲秋再說些無厘頭的城市趣聞,卻只各點了一杯飲品,或是更差劣地點了一壺茶一起喝,笑著問對方會不會太過份,再笑著說遲點再點其他東西。
畢竟那些玩樂、那些荒無的路與不知道在講究什麼的照片,不是誰都會陪你瘋,不是每個人都願意陪你走。
有人乘車遠走、有人返家休息、有人索性不去,儘管最後都有路可走,可是願意陪你一起走過那無聊路程的,不多。
而我卻是獨自在喝了杯桃子紅茶、吃了腥臭的炸生蠔、滴水不沾地走過了那個噴水池,唯一得著大概是看了妳們在的話就沒法專心看的書。


原來,都是人的問題。

我想與妳們分享的每一件事物有那麼那麼的多,每次卻只能一笑而過、然後拋諸腦後,幸運的話再走過會偶然想起那時想分享的想法,或是再一次擁有不同心情卻依舊想與妳們分享的心態。
可是妳我都明白,不是一起走過的話,其實誰都體會不了。
也暸然於心,縱使一起走過,妳我的感受也是各自不一。
只是那過程,值得回味與珍惜。

妳呢?妳在港會想起我嗎?


女生有時候問問題不是想知道答案,只是看你如何回答罷了。
看不了的話,也只是為了讓你知道我還在在乎而已。
不問的話,就真的是沒有了。



願我一直念下去。
Relax in the city。





2015/03/19

相片。



相片到底留得住什麼?

我很懷疑。



䤭跟我說她人生有一年什麼相片都沒留下,後悔得很。所以決定以後多瑣碎的事都好也要拍下來。
我沒作出過多回應,我一向是個隨心而拍攝的人,應該說我向來做事都是隨心的人。只是我不禁在想,拍下來真的有用嗎?

該忘的還是會忘掉,對於人類來說更是如此。
別說在這數位時代,有誰會把一大堆數據打印出來,大部份人只是任由這些數位影像存放於手機電腦中,壞掉了便想法子修補,修補不來也只能嗟嘆一句倒霉。至於那些相片再心痛也只會在以後偶爾提過,算不上什麼。

何況人類是想把某些事情忘記得一乾二淨的人。受過的情傷、愛過的戀人、曾經甜蜜的回憶、被背叛的痛楚、孑然一身的孤獨、壓力沉重的責任、功課。太多太多事情我們想置之不理,甚至在低潮時會叫自己忘記那些曾經的快樂,不願作任何比較。
如果那些相片會勾起你的辛酸,你還會想留下嗎?

年輕一輩不是經常這樣嗎?
與過去戀人的合照?刪掉。
與他的對話紀錄?刪除。
電話號碼?刪。
記念品?丟。
Facebook、instagram?刪刪刪刪刪。
恨不得這個人在自己的生命中未曾出現過,一切原好如初,最好連這個人都可以一鍵刪除。

這是否逃避現實我不知道,正如大學迎新營有多少個人是真的A0一樣,你能問得了誰?
我只是覺得相片可以丟,回憶可以忘掉,再值得保存的事物在這個一切物質主義、即用即棄的時代,沒什麼是具有永久保存的意義。

大家都只想保留人生最美的一面。相片角度不好可以重拍,拍夠一百張只挑一張,膚色不佳可以修圖,用上超過十種應用程式,卻浪費了三十多分鐘,只有一張有幸被上載至facebook、instagram暴光於人世,其餘九十九張相片隨著一鍵刪除,所有力氣心思都付諸東流,莫說比這九十九張數據更有意義的時間。

大概你我都是那九十九張相,成了那1%腳下的垃圾,再努力都沒用。
不過那是別的話題了。



人生就是一頓快餐,吃過後誰還會銘記自己吃過什麼沒營養的東西?隨廁所坑渠流到大海就好。

相片?留住回憶?
不過都是一堆爛藉口。要記下的自然會牢牢記住,何需旁門左道找一百個會忘記的理由給自己去拍照?





山下智久的loveless,他所有作品中我最喜愛的一首。
超配合冬天的情歌,當初每次聽都有種想哭的衝動。三月的加拿大還是很寒冷,夜深走回家還是有那種冬日眼紅紅的情懷。
有些歌就是久久沒聽後依然能勾起你心內的那種悸動……








2015/03/16

廢青。



充其量,我就是個廢青。
可悲卻又令人歡喜的事實,因為並非每個人都有資本成為一個廢青。




當你明白這歌有多可悲,手中所握的一砂一石,早已悄悄流走,沒有什麼是可以掌控到,你所擁有的只有無奈。

曾多天真地以為可以排除萬難以自我找尋夢想,旁人的閒言閒語都是流雲。當真正享受自由的時候卻只覺毫無目標。恐慌著被人潮遺下的那刻,想從雲上一步一步踏到地上時,卻習慣不了現實受制於人。

最後你明白,世上沒有絕對自由,還是有無數的制肘。一個人絕對的自由是瓜分了多少人的利益才賺來的東西?又令多少人不甘?與其一個人漫無目的地在赤地上獨行,還是令大家開心要緊。

終歸,我們還是乖乖地走回羊群,接受批判、踏實生活,失去了許多許多勇氣,把一切欲望埋於心隅一處任由它封塵,直到有朝一日把它再拿出來審視時,已再沒有力氣去實行了。






內心有多掙扎,大概每個人都不一樣。

為什麼我的事就非要受你批判呢?

說一句勇往直前有多易?想起身邊人的話與期望就想哭。





無用聽誰來勸告 一街的人言滔滔


「關你撚事呀!」

……我幾想講出口呀。






2015/03/10

細路女喊的爭論,因小失大。



庫SIR前日因批評光復行動弄哭小女孩,畫面已「倒扣200分」受到多方面攻擊,其中一圖更被廣傳:
出自熱血時報:
黃銳華:有幾多香港人因為陸客而痛哭,你又知唔知呀?

庫sir之後寫了一篇文章回應:一個細路,一場爭論

我是先看到該圖再隔一段時間才留意到庫SIR的發言本身及已引起極大迴響。第一次看上圖時,對於後文我極其認同,但對於前段發言,我當時反映也已經是一笑置之,皆因「倒扣200分」一看便知是一個誇大及笑話手法,本來就唔應該咬文嚼字,想不到大家對於「倒扣200分」極其敏感,就係因為呢句誇大而開始進行爭論,中文文字果然博大精深。

對於此事,我在facebook上如此回應:

其實我覺得最放大個細路女喊既個班人就係一直係到話人放大而忽視行動原意既人,愈講愈多人留意,愈多人反感呢次行動。

行動原意還行動原意、預計既行動同實行情況夾埋係三件事,細路女喊屬最後一項。
我唔理個媽媽到底係水貨客定正常路人甲,無可否認今次搞到細路女喊形象而失分,各界不斷針住件事黎講。然後抗爭者再反擊,整件事沒完沒了,直情宣傳都唔使,形象已敗壞。

我依然支持行動本身及其原意。
但反映左一件好實際既事,即使係規劃好既運動,現場都會出現各種意外狀況,如何事後適當處理係家陣要思考既一個問題。
抗爭者係抗爭之時本來就需要有被批評既心理準備,如何說服公眾及合理化抗爭者既行動及立場係好重要。正如公民抗命本來就係犯法,出發點再為大眾都要有被捕既心理準備。
拿老老實實,其實ISIS都係抗爭者,佢地欺凌老弱婦孺,人地被人鬧得心安理得,有一種:你咪鬧囉,我達到目的就得既心態。但香港抗爭者求既係披住英雄之稱、帶住光環上戰場既心態,未免太多要求。

既然你地話係打緊仗,又有必要去緊張公關形象同外界批判?
打仗有死傷係自然不過既事。弱肉強食,美國一枚原子彈丟落日本長崎,日本宣佈舉白旗,歷史只會話邊個得勝、戰爭結束。當革命不成功,該革命之士就被人貫上叛亂者稱號,若然香港真係“打緊仗“,講咩道德問題姐?鬧咩警察過份暴力姐?
打仗喎。無留血仲係戰場?

唔好用一個唔適當既比喻企圖挽回公眾形象啦,亦唔好話對方扯遠離題云云。
唔好講,繼續做,繼續宣揚概念,忽視一啲被犧牲既事物先有可能成功。
下下乜野都要,成功、形象、口碑… 你有左成功,往後你要立貞節牌坊都無人阻你啦,黃之峰就係一個極好實例。
香港人就係咁,只求結果不求經過,依此理,細路女喊一事只要其中一方唔回應,整件事只會就此帶過,而家陣抗爭者只係不斷挖深個坑比自己人跳。

若然你班人咁執著去討論個經過,我只說兩句,亦基本上係我對此事既唯一看法:
不因善小而不為,勿因惡小而為之。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
因小失大,何必?


其實都唔止係今次,我覺得熱血時報facebook page言論及接納既投槁愈黎愈偏激,比蘋果更加離譜,其受眾愈來愈極端化。蘋果有時啲留言都仲有啲另外睇法(非指大陸人),熱血時報啲留言十居其九都係附和同鬧多幾錢重。
可惜我又唔會dislike佢,我認同其立場,目標一致,手法(?)不贊同而已。
想起前陣子上英文堂,Hamlet過後的課題剛好是Media,學的正好是宣傳及報導手法,Bias正正是其中一個重要課題。

你可以話我抗爭就唔好道德高地、甚至離地,而我只想說一句--有些道德問題,是原則。





2015/03/04

《狼圖騰》的爭議。


網上有許多關於《狼圖騰》的爭議,說實在我本來就對這輯電影內容沒多大興趣,也不打算觀看。但由一個法國導演拍攝一輯中國少數民族文化的電影也實在罕有且有趣,當中有多少細節是與本來事實不符的也值得探討,可是我關注的並非這個。

喇西道尔吉:狼從來不是蒙古人的圖騰

這是一個自稱蒙古族人看畢《狼圖騰》後的影評,指出了不少電影中的文化謬誤,我不敢說這篇文章所說的資料可靠性有多少,當然也不至於一笑置之,畢竟一個民族的文化與歷史不是一個族人或一個歷史學家說說就算,更何況這些網上文章撰寫人的真正身份真的是無從參考。


可是他寫了一句話我特別認同:
困難的是,電影這個產物在當今社會已經極速發育成為一種萬眾媒體,她的表達像水一樣灌溉著當今每一個電影觀眾的意識並難以收回。

儘管如此,我依然不忍心把電影中的錯誤歸類為時尚媒體為贏得物質利益向世界釋放的謊言。


在第十段開始他對於電影這一媒體的看法不由得令我反省了許多。

電影本來就是虛構,是屬於文學或藝術的一種,即使如何與現實交雜都終歸是虛幻的,但從何時開始大眾對於文學與電影有了一種不切實際的期待,又或盲目的信服了當中的資訊?

這種如水般灌進腦裹的意識理應被篩隔的,又是誰放棄審查那些資訊的真確性?

是時候抽身,不要再太過愚昧。

文學與藝術再如何基於現實也是創作的一種,正常而言是滲透了不少個人色彩與觀點才完成的事物,資訊再客觀也難保創作者本來就理解錯誤,或是基於理解本身上再進行創作。

在這資訊流通速度奇快的時代,有那些是值得相信、那些是極其荒謬的,有些時候真的難以理解。

關於《狼圖騰》的爭議,有許多不一樣的觀點與看法,基於自身理解的、歷史研究的、親身體驗的……在文化的傳承當中有那些是被刪改的、有那些是被遺忘的、有那些是被誤會的都早已不可考究也無從參考,只能不斷在爭議的過程中取信其中比較可靠的說法。

關於爭議兩方的大概論調可參考這篇文章:眾人質疑《狼圖騰》 姜戎:我決不妥協!





Everything that can be counted does not necessarily count; everything that counts cannot necessarily be counted.




2015/02/27

你好嗎、三個字。



躺在床上的我突然想起這句歌詞:
「你好嗎 三個字 存在甚麼的意思 」

很久沒聽過洪卓立的歌了,
應該說其實很久沒想過以往如此珍惜著朋友的心情了。

一直以來都不是那種愛纏住別人的人,縱使內心的確偷偷想撒嬌,卻從來不是那種會表露出來的人。
偶爾也有感到寂寞的時刻,正如近來,會在想自己如此疏於如別人連絡,別人會否漸漸覺得其實我根本不在乎?
說我不太在乎也的確沒錯,畢竟一路以來我都是這種"That's me, take it or leave it."的態度,但在心深處我確保把這份珍惜朋友的心情當作一種寶物。

況且如今又可以說什麼呢?
突如其來的搭話也只是顯得自己極其不自然。


人大了總覺得好麻煩。
終於明白從前長輩問的那句:「近來如何」其實藏有深意。
人生有太多不如意的事,有時候不止自己不知從何說起,旁人也不知從何問起。
更多時候是關心、是八掛,但當真說出來時,旁人其實也不甚在意。

你好嗎,三個字,存在什麼的意思。
這句以往順口就拈來唱的歌詞,從前總妄自認為懂得它的意思。
如今,才知道這三個字蘊含千言萬語的量。

把人丟在一旁會導致失去嗎?
我不清楚,可是如今我可做的亦有限。
只能承諾,不會忘記這份曾經如此珍惜的心情。

陪我走過青春歲月,如今都各有安身之處的妳們,還好嗎?


這世界太沉重,最後我還是將那些不能訴之於口的話語放在這裡,讓我一個人的世界沉澱於此。




2015/01/13

法治。



大律師公會主席石永泰講辭全文

個人覺得比較有意思的文句摘錄如下:

談到司法獨立,近來有一個趨勢:法官判政府敗訴時,即會被奉為「英雄」,但一旦判支持民主理念的人敗訴,便會有人質疑「法治是否已淪亡」。

過份強調民眾必須「守法」,往往是極權政府的特徵:熱衷於利用法律作為整治民眾的工具,而不是用法律約束自己管治的方式。

當權者根本不應把任何定義不清的政治要求加諸於他們(法官)身上,例如要「愛國」,「維護國家發展利益」云云。

 香港政府近年沾染了一種語言習慣,在解釋它所做的所有事情時,都以「依法」作為開場白,例如: 立法會選舉「依法」舉行、警方「依法」拘捕疑犯、政府「依法」施政、政策「依法」制定和落實。開口也「依法」,閉口也「依法」,這也「依法」,那也「依法」,甚麼也「依法」。


全文看畢,三個感受:

一]司法者仍然堅守責任及其崗位,並不代表執法與立法者同樣如此。

正如文中提及「要求他們負擔政治任務」,正正是執法者現時面對的困境,亦是年輕一輩無法接受的原因。
當然,即使是立法者也無可避免要考慮其立場的政治任務,畢竟「飲水思源」(不是真思也得去思),但對於執法及司法者,被迫加上此特外務只是影響其公正性。
無可奈何的是,司法者人選對教育程度要求普遍較高,反之普遍執法者卻未見是如此。

二] Tyranny of the majority 

(2). 假若一候選人必須得到超過半數提名委員會成員支持方可獲得提名,這不可能確保選民享有對於候選人有自由和真正選擇。這「少數服從多數」的要求相比2012年特別行政區第四任行政長官之選舉辦法,更屬倒退。

香港的立法會在一個不健全的體制下運行,「多數人的暴政」一直是我覺得最無能為力的事,同樣也是香港多數市民不滿的因素。
政策實施的重點是在其利弊及長遠影響,政府施政近年來愈來愈短視或者敷衍(民生福利政策尤其可見,關愛基金、派錢,或者無),在多數人的絕對權力底下,香港無論是少數還是多數也很難得益……


三] 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詳閱文中第20點)

這是我一直都不認同的事,不用多說,根本無謂。
一個逃不掉的圓,不剪掉,有意思?

至於那些「男神」,一笑置之,忘本的事大家都很容易就做得出。



以上,原本只是單純寫在臉書抒發分享,覺得蠻不錯的就直接轉過來了。










2015/01/01

Kill your darling。



真正的sad but true story。

愛令人盲目,消逝的愛令人行動盲目。

David 是個好男人,他的愛沉重卻真摰,只可惜Lucien 是個無情且滿身罪孽的男人,帶著罪孽而充滿迷茫的人,只會把別人帶往同樣的罪孽之中。
"Life is round, we're stuck on this wheel of living and dying. An endless circle, until someone breaks it." by Lucien.

值得稱讚的是這套電影選角人物外表形象與真人十分相似,Daniel and Allen、Dane and Lucien。

"You let him go. Don't help him. Listen to me,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your father ever did was fail me. You understand?"by Allen's mother.
有些事無關情誼、無關時代的潮流,就是應該讓它走回正路。讓一件事不斷在錯的路上徘徊,遇到分岔路口,再走下去也不過是錯誤。
當然,真相何去何從,早已都腐爛在時光的肚子裹了。

當我聽到Allen寫的"The night in question",我只覺得,文字把殘酷的事實美化,事實卻難以腐蝕文字。

我最喜歡關於重死與死亡的那一幕,"To be reborn, you have to die first.",他倆嘗試用「自殺」與「死亡」,換來「重生」--逃避現實與責任的沉重,盡情忘我地投入在自我的世界中。電影快結尾之時,Lucien在監獄為了逃避殺人後的刑罰而嘗試自殺,到最後繩索鬆掉,意味「重生」,這是個頗有趣的呼應。

想起有人說過,最具才能的天才往往是最瘋狂的瘋子。

這是一個關於詩人們瘋狂青春的故事。

01/01/2015.